一、實習生培養目標
畢業實習是臨床教學的重要階段。通過實習,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,培養具有一定臨床經驗,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,熟練掌握臨床專業操作技能,能在各類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。
二、實習生培養標準
1.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、基礎知識、基本技能。
2.堅持以病人為中心,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態度以及醫患溝通能力。
3.能運用專業知識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診斷治療,能處理一般急診疾病。
4. 具有對急、危、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的能力。
5.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、心理調節、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
6. 具有健康的體魄、良好的醫療安全意識、倫理意識、法律意識。
三、對帶教科室的要求
1.相關科室安排一名資深教師主管該科的實習帶教工作。
2.根據實習大綱,按照實習輪轉表結合各科室的具體情況擬定出且實可行的實習計劃。
3. 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,使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能正確運用。
4.帶教老師要關心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,共同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。
5.各科室實習結束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、操作技能和態度進行考核評分和鑒定。
6.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上班、休假由科室統一安排。
四、對實習學生的要求及請假制度
1、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,對病人要熱心、關心、細心、耐心,做病人的知心人。
2、對工作認真負責,一絲不茍,嚴格執行十三項核心制度,嚴防差錯發生,一旦發生差錯,不得隱瞞,立即報告帶教老師,以便及時做出必要的處理。
3、服從領導,尊重老師,虛心向老師請教,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處置工作。
4、遵守學校和實習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。上班不遲到、早退、曠工,有病須出具醫院開的并蓋有公章的病假條。事假一天以內,帶教老師批準,二天以內,科主任批準,一周以內,醫院科教科批準,一周以上校領導批準,批假之后方可休假,凡缺科實習超過1//3者,須補足實習。
5、要勤學苦練,努力掌握基本知識及技能,要如實認真填寫實習手冊,認真參加查房和聽課,做好筆記,認真完成實習周記及老師指定的作業。
6、上班應著整潔,不得濃妝艷抹,不得染紅、黃發,不得帶佩裝飾首飾,不得留長指甲,不得帶佩有色隱形眼鏡。
7、上班不接打手機,不粗言穢語,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,不串崗,不接受病員禮物。
8、愛護公物,如有損壞,照價賠償。
9、實習期間放假按實習醫院規定執行。